第六届编委会
-
-
-
-
-
-
-
-
-
-
姓名: 王 聪简历介绍:
王聪,男,1982年生,现任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王聪教授长期从事氧化物冶金、钢铁冶金及焊接冶金研究,2014年入选中共中央组织部“千人计划”青年项目,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7年入选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Invitational Fellow,2018年获得美国矿物、金属与材料学会(TMS) Early Career Faculty Fellow Award(青年教授奖)及英国皇家学会(RS) Newton Advanced Fellowship(牛顿高级学者基金),2019年获得美国材料学会(ASM) Silver Medal Award(银质奖章),并荣获中国金属学会第八届“冶金青年科技奖”及首届河北钢铁公司“金鼎奖”。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于冶金领域权威期刊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 和 B 发表学术论文 30 篇。共获授权发明专利14 件,其中国际专利4 件。作为唯一源自中国大陆的学术论文入选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二十年高被引论文”(2000-2019, 共10 篇)。于TMS、EPM、JFE钢铁公司等重要国际会议及知名研究机构作16次特邀报告。现任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and Hard Materials等国际刊物编委。
-
-
-
-
姓名: 王艳辉简历介绍:
王艳辉
职 称 : 教授
单 位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位 : 博士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出生年月 : 1963-02
毕业院校 : 燕山大学
电子信箱 : diamondzjb@163.com
主要从事金刚石及相关材料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多项,横向课题多项。成果已在国际著名杂志Nano Letters、J.Mater.Chem.A等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目前,作为合作单位负责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河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基础研究项目1项,企业横向课题两项。
近年来,开展了碳纳米管和纳米金刚石表面涂覆与改性;纳米金刚石电化学性能研究;金刚石颗粒表面金属化及工业化应用等研究工作,主要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如下:
1)以纳米金刚石、石墨烯等纳米碳材料为基体,进行掺杂及表面修饰,确定其作为高性能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可行性,为功能电极材料提供了一种高性价比的新材料;2)开发了适于在纳米金刚石和碳纳米管表面可控沉积过渡金属及其碳化物、氧化物、氮化物等的工艺方法,解决了批量纳米粉体均匀表面改性的难题,并将获得的复合纳米粉体用于燃料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等新能源领域;3)在金刚石表面镀钛技术和装备及新型超硬工具制备等领域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展了真空微蒸发镀覆、放电等离子镀覆等专门技术。
-
姓名: 王海阔简历介绍:
王海阔,男,博士,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超硬材料、压致相变、高压纳米块材制备与大腔体超高压技术研究。
主要科研业绩:
1. 攻克了石墨无触媒快速、直接转化合成大尺度(直径大于 6 mm)透明纳米多晶钻石的技术,并使相关成果产业化。该成果部分指标国际领先,已在中子衍射、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等多个大科学装置上应用。
2. 设计了可产生35万大气压压强的大腔体超高压系统,创建了从大腔体压砧关键材料到超高压腔设计的独立闭环体系。
3. 主持(第一)或作为主要参与者(均第二)完成鉴定项目5 项,其中一项填补国内空白、国际领先,其它四项为国内领先。
4. 主持纵横向项目2000余万元,发表论文40余篇(SCI 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1项(8项授权,两项已转化)。
-
姓名: 王裕昌简历介绍:
姓名 王裕昌
出生年月 1956
工作单位 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
学位 博士
职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职位 副总、总工
科研成果/工作经历: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无线电物理专业,学士。
1987年毕业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冶金化学专业,硕士。
1996年毕业于日本筑被大学,材料科学专业,博士。
1987-1990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PVD/CVD实验室,工程师。
1990-1992年日本真空技术(株)筑波超材料研究所研究员。
1996—1998年日本国立无机材质研究所特别研究员, 从事金刚石无机触媒研究(国家中核研究项目)。
1999年美国夏威夷大学地质物理及行星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从事超高压下材料相变及物性、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及拉曼光谱研究。
2001年至今任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总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主任、河南省PCD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003年9月被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等六部委授予“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受到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先后获省市级科技奖励12项,曾获“许昌市杰出人才”、“许昌市技术创新项目带头人”、“许昌市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许昌市十一五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成就:
近5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省及公司项目38项,其中国家发改委产业链项目2项,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1项,省外经贸促进资金项目2项,省杰出人才基金项目1项,国内首次合成出10mm宝石级单晶金刚石,填补国内空白,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项。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项,河南省科技成果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许昌特等奖2项。授权专利5件,发表论文7篇。
-
-
姓名: 文东辉简历介绍:
文东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人员(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获得者。
先后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部亚太基金、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杰青项目等15 项,参与973、863重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浙江省尖兵领雁项目等20 余项,以参与人省份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其中SCI 期刊收录4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 140 余件(其中第一发明人专利40余件)。
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G-4)、全国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磨粒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切削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生产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会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通讯评议专家、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会评专家、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国科协科技人才奖项评审专家等。黑龙江省、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重庆市、山东省、湖北省、上海市、四川省、陕西省、湖南省、江西省、广东省、浙江省科技库入库专家。
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Journal of Power Sources、Powder Technology、Surface Coating Technology、Applied Surface Science、PIME Part B、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Precision Engineering、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及机械工程学报、兵工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国机械工程、振动测试与诊断等期刊论文评审专家。
-
姓名: 尹韶辉简历介绍:
姓名:尹韶辉
系别:机械制造工程系
职称/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岳麓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湖南大学无锡半导体先进制造创新中心主任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E-mail:yinshaohui@hnu.edu.cn
尹韶辉教授,1967年10月生,湖南湘潭人,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岳麓学者,留日工学博士。2002年日本宇都宫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2-2006年任日本国立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在日本从事超精密加工、微纳制造工艺及设备领域研究八年多,2006年回国至今任教湖南大学。现任湖南大学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南大学微纳制造研究所所长,湖南大学无锡半导体先进制造创新中心主任。
-
姓名: 邓朝晖简历介绍:
邓朝晖,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生产工程分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制造自动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中南分会理事长、中国刀协切削先进技术研究会理事、中机生产工程学会磨粒技术专业委员会、光整加工技术委员会、机床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4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
2006 年至 2008 年任湖南大学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0 年入选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12年评为湘潭市优秀专家。
主要从事智能磨削工艺数据库知识库和工艺软件(智能磨削云平台)、难加工材料高效精密加工、绿色制造、磨抛机器人、新型超硬磨具制备及加工机理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已主持主研国家863计划课题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主持省部级及企业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SCI和EI收录120余篇次。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5项,获省部级科技奖6项。
出版专著《凸轮轴智能高速磨削理论及关键技术》,主编正式出版《智能制造技术基础》和《先进制造技术》高等学校教材。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7页
对于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我们正在采取措施防止机器人程序和页面爬虫程序提交欺诈性表单。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来证明你是人类。